“雙控”可能成鋼鐵行業“十四五”發展新常態
4月底,中國礦山企業協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出席會議,并作題為《鋼鐵行業“十四五”發展趨勢展望》的主題報告。會議指出,2020年我國鋼鐵行業經受住了疫情沖擊和考驗,生產、消費、效益均實現增長,且消費增幅高于生產。國產鐵礦石產量連續3年保持正增長,但低于進口鐵礦石增幅。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的態勢,鋼鐵行業穩中有進,發展好于預期,主要表現為生產消費增加、出口增長較快、庫存高位回落、進口礦價激增、鋼材價格上漲、效益整體向好。
“十三五”期間,我國鋼鐵產量不斷刷新紀錄,先后突破9億噸、10億噸,這是需求拉動的結果。中國未來需要多少億噸鋼、鋼產量將達到多少也是由今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產業結構狀況、下游行業用鋼需求所決定的。從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和下游需求來看,鋼材需求未來一段時期可能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還將維持在10億噸左右。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結構的轉變,單位GDP粗鋼消費強度也將回歸下降趨勢。國家提出壓減粗鋼產量,就是向社會釋放信號,未來不鼓勵鋼鐵產量繼續增長,更不鼓勵企業繼續新建項目新增產能。另外,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硬約束下,鋼鐵行業不具備粗鋼產量繼續大幅增長的條件。產能產量“雙控”政策可能成為鋼鐵行業“十四五”發展新常態。但鋼鐵行業和礦山行業也要客觀認識我國鋼鐵和鐵礦石未來需求形勢。長期以來我國鋼鐵生產以長流程為主,過去10年我國鐵精礦平均產量約為2.8億噸,而鐵礦石需求量約為12億噸,國產鐵精礦遠低于國內鐵礦石需求。廢鋼雖然可以替代一定的鐵礦石,但未來增幅有限,難以支撐我國鋼鐵行業的鐵素資源需求。種種因素表明,未來很長一段時期我國鐵礦石需求還將保持較高水平。我國鐵礦石外采度已連續7年保持在80%以上,鐵礦石外采度高和定價話語權弱是長期制約我國鋼鐵行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國產礦的“壓艙石”作用未能有效發揮。解決鐵礦石保障問題應該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發布時間: : 2021-05-20
瀏覽量 : 0